現(xiàn)狀:樂視非上市部分資金更顯困難
“在這幾個月我們看到資金問題比去年更嚴重,原以為90億元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結果還是犯了一定錯誤,還是不夠解決資金問題。”賈躍亭昨天在回應股東提問時表示,樂視收到了97億元資金,但事實上還款還了150多億元。而樂視在歸還金融機構的欠款之后,目前仍然沒有獲得金融機構的后續(xù)資金支持。他稱這些金融機構多數還是在持觀望態(tài)度。“其實我們也能理解,大家在互相觀望的過程當中就形成了無形的擠兌。”
賈躍亭指出,當時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就開始調整策略,積極和金融機構溝通,希望能夠對樂視進行二次支持,希望信貸資金審批的流程有一個更好的安排。
昨天的股東大會審議的議案包括樂視網2016年年度報、財務決算報告、利潤分配預案、董事會工作報告等16項事項。其中包含兩項人事變動議案,包括選舉融創(chuàng)方面的劉淑青為樂視網非獨立董事,選舉鄭路為樂視網獨立董事。這意味著融創(chuàng)人馬開始入局樂視網董事會。
聚焦:賈躍亭堅持不放棄汽車業(yè)務
盡管樂視貿然進入汽車制造領域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壓斷了資金鏈的最重要原因,但昨天賈躍亭在股東會上依然強調不會放棄汽車業(yè)務,并且將汽車列為與上市公司樂視網同等重要的業(yè)務。賈躍亭提到,樂視汽車板塊要快速完成A輪融資,盡快拿出量產車。但他也承認“汽車因素是導致樂視資金問題的首要因素,手機業(yè)務是第二因素。”
關注:樂視金融高息產品有“套路”
就在樂視正遭遇資金緊張的同時,樂視旗下金融板塊近期則因推出一款年化收益高達15%的高息產品引發(fā)投資者關注。根據樂視金融的產品介紹,這款只針對新客戶限額投資的新產品的年化收益達到15%,比目前余額寶4.11%年化收益率以及眾多理財產品的收益都高,因此立即又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不過昨天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其實樂視金融的此款產品只有14天的周期,這14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15%,按照最高投資限額1萬元計算,14天的收益總共為58元左右。而到了14天之后再次投資時,就不再屬于新用戶范疇,收益率降為標注的4.8%至6.4%。其實樂視金融這次的高息產品的“套路”是此前很多理財產品都用過的,既非樂視首創(chuàng)更非樂視獨家。比如此前恒大推出互金產品時,也曾針對新用戶推出年化12.8%理財產品,當時限額為3萬元,投資期為1個月。另外像百度、鳳凰等金融投資產品也都有針對新用戶的特別收益,這就相當于吸引新用戶的“拉新”成本,在行業(yè)內實屬正常。
但別家的產品營銷似乎都沒有受到樂視這般關注,不得不說“樂視效應”確實不一般。
最新消息
樂視放手易到 首汽約車或將接盤
賈躍亭昨天在股東大會上提出未來樂視將相對聚焦兩大產業(yè),即上市公司與汽車業(yè)務。他還特別提到,像樂視手機、樂視體育、易到等未納入“聚焦”范疇的業(yè)務“希望在未來兩三個月之內,讓大家逐步看到樂視這次的決心,有限的資產獲得最大的價值。”
就在賈躍亭在股東大會上話音剛落之際,易到昨天晚間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變更,已有新的控股股東進入。雖然易到尚未透露新晉股東的細節(jié),但很顯然樂視已經不再是易到的控股股東。對此,昨天易到表示,目前雙方協(xié)議已簽署完畢,原管理團隊繼續(xù)負責易到的管理、運營等事務。同時易到方面表示,近期將就專車運營做重大戰(zhàn)略調整,包括戰(zhàn)略布局、運營體系、定價策略、司機及乘客獎勵政策等方面均將作出調整優(yōu)化。
另據了解,由于相關法律程序及協(xié)議流程正在緊張推進中,因此此前承諾的6月29日開放司機提現(xiàn)的大限推遲一天,延至6月30日14時。屆時,所有易到平臺車主均可通過車主端APP完成提現(xiàn)。
樂視是2015年10月份正式入主易到的,當時樂視汽車7億美元獲得了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籌劃通過打造全新的“互聯(lián)網出行”模式進軍汽車市場。賈躍亭曾稱,“收購易到用車,意味著樂視超級汽車已經在智能互聯(lián)網電動汽車研發(fā)、生產制造、銷售、車聯(lián)網、充電策略、售后服務、汽車共享及社會化運營領域完成了全產業(yè)價值鏈的布局。”
此后樂視曾帶領易到高舉高打,通過高額返現(xiàn)的充值模式一度吸引了大量客戶,一度沖進行業(yè)前三。然而,時隔不到兩年,易到成為樂視最先整體出手的業(yè)務板塊。
對于誰將接替樂視成為易到的新控股股東,昨天易到方面未予透露,或許與資金尚未到位有關。不過,昨天有消息稱與易到同屬網約車同行的首汽約車可能接盤。據悉,與易到以及滴滴等網約車最大的不同在于,首汽約車屬于國有。但目前首汽約車和易到方面都未對此予以證實。易到方面昨天表示,7月4日將舉行媒體說明會,具體披露相關事宜。
文/本報記者 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