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媽媽眼中,我不僅是她的女兒,也是她的好朋友。”袁斯渝在北京一所高校讀書,平日里她與父母無話不說。
5月20日,在安徽一所高校讀書的高晗在家庭微信群里給父母發(fā)了520元的紅包,并留言“520,愛你們”,她的媽媽給她回發(fā)了一個更大的紅包,還加上一句“我們也很愛你”。
提起95后大學生,有人會覺得他們叛逆,也有人覺得他們不喜歡跟父母溝通,其實他們很看重親情,表達愛的方式更開放。
“與父母的關系像朋友”
“我遇到自己認為值得炫耀的成績、拍到好看的照片、有想發(fā)泄的小情緒時,都會跟父母分享;有時候,我們還在一起討論社會熱點問題。我與父母交流的話題非常廣泛。”許亦凡在廣東一所高校讀書,離開生活了18年的家鄉(xiāng),遠離父母后,她會充分利用社交平臺,與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我與父母的關系更像朋友。”許亦凡坦言。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向全國百余所高校的561名大學生發(fā)起“大學生與父母的關系”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6%的大學生表示自己與父母關系非常融洽或比較融洽。
袁斯渝覺得自己與父母溝通完全沒有“代溝”,尤其是她與母親的聯絡更為頻繁。“媽媽偶爾也會跟我說自己的煩心事,我并不反感,這讓我更加明白媽媽需要我。”在袁斯渝看來,這也是“一種愛的肯定”。
在北京一所高校讀書的賈志超曾經有過兩周沒有與父母聯系,他笑言自己“被放養(yǎng)”,“學業(yè)特別忙的時候,我就會忘記跟父母通電話,他們也不會刻意找我,擔心會打擾到我。”
賈志超認為,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不能單純靠通電話來維系,經常見面比較重要。如果不忙的話,賈志超平均每個學期會回家鄉(xiāng)兩到三次。“我們一家每年都有一起出游的習慣,一家人旅行既是一個休息放松的過程,也是完全回歸家庭增進感情的機會。”賈志超說。
去年,大學畢業(yè)后的楊伊人選擇留在家鄉(xiāng)工作。現在,她每天下班都會回家,晚上8點和父母聚在客廳。楊伊人喜歡看港劇,她的媽媽愛看古裝劇,爸爸更青睞球賽,三個人偶爾會因為看哪個頻道而互相“嫌棄”。
“我已經習慣被‘嫌棄’了,我爸媽經常‘吐槽’我穿的衣服不好看。他們覺得我‘買了不少衣服,沒有一件像樣的’。”面對父母的“嫌棄”,楊伊人明白他們只是嘴上說說。在她看來,這種“嫌棄”的話是只有親近的人才會說的。她還會把自己被父母“嫌棄”的生活記錄在微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從不屏蔽爸媽,我媽看到我發(fā)跟他們有關的內容,還會在評論區(qū)發(fā)表情與我互動,她自己也覺得有趣。”楊伊人說。
“要敢于向父母表達愛”
今年寒假,江勃安從學校多帶了一些書回家,行李比之前要重一些。江勃安的媽媽像往常一樣在汽車站接他,看到兒子后,江勃安的媽媽立即彎腰去提行李箱,剛提起“離地不到10公分”,他就發(fā)現媽媽的手腕繃得很緊很紅。江勃安趕緊讓媽媽放下行李箱,自己來提。“剛開始她是拒絕的,直到我把行李箱‘搶’過來。”江勃安要把行李箱抬起來放上電動車時,他的媽媽還在旁邊扶著,從側邊的拉扣著力,盡量減少他手中的重量。“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媽媽老了。”江勃安說。
“我很希望自己為父母分擔些什么。”江勃安喜歡通過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平時在學校他會去做兼職來掙生活費,暑假則會多做些家務。
王凱平時跟媽媽的交流比較多,經常一起討論家里的事情,偶爾也會聊他小時候的趣事。在王凱眼中,他的爸爸是個有點大男子主義的人,“他很少跟我交談,我都是通過和媽媽交流才了解到,其實爸爸很關心我”。王凱說:“媽媽告訴我,無論我做什么我爸都支持我,我爸經常跟她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能過得幸??鞓?。”
王凱的爸爸43歲生日那天,王凱正好在家,他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做了一碗加了兩個荷包蛋的長壽面,還邀請叔叔和堂弟來家里一起給爸爸慶祝生日。“之前爸媽過生日時,我?guī)缀醪辉诩遥谴握梦以诩?,就想著給爸爸好好過個生日。之前就知道爸爸很關心叔叔,我就把叔叔也叫來陪他過生日,他特別開心。”在王凱看來,爸爸那個年紀的人都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情感。
那是王凱第一次給爸爸做長壽面,“他當時挺驚訝的,吃面吃得很開心。”王凱說。
高晗的媽媽以前從來不會直接跟她說“我們很愛你”,但現在,高晗經常被“表白”,高晗覺得是自己表達愛的方式影響了父母。
“我讀初中時,學校曾舉辦過一次感恩教育活動上,我是在別人的感染下哭著對媽媽說了‘您辛苦了’。”后來,高晗嘗試把這種狀態(tài)變成一種常態(tài)。“一開始我也覺得把愛掛在嘴邊很難,后來我從夸贊入手,比如說媽媽最近氣色好、打扮得好看……”有時,她還會主動去擁抱媽媽,“一開始我媽還有點害羞,現在她已經習慣了,也會主動擁抱我。”在她看來,子女應該敢于向父母表達愛。
“成為父母可以依賴的人”
通過家庭旅行,賈志超對家庭關系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對家庭盡更多的責任。
“小時候出去旅行,一切都是父母安排好。現在我會參與策劃,也會負擔一些費用。”賈志超明白,現在的自己不應該只是被呵護的角色,而需要去承擔很多責任。
郭雨歡是廣東一所高校的大二學生,曾經她只專注學業(yè),享受大學生活的多姿多彩。但隨著在外地讀書的時間久了,她逐漸意識到,父母越來越老,自己開始成為父母的依靠。
過去一年的寒暑假,郭雨歡基本是在醫(yī)院度過的。得知奶奶突然生病,她有些慌。“在醫(yī)院陪伴奶奶時,我感覺學校和家就像兩個世界。在學校的我,任性自由;在家里的我,必須要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自己去處理一些事情。”郭雨歡說。在奶奶生病住院的日子里,她不僅每天要開車送爺爺去看望奶奶,還要給弟弟輔導功課,同時要叮囑父母注意身體。
“看到奶奶躺在病床上的樣子,我的眼淚一下就出來了。但我只能偷偷抹眼淚,因為父母看到我哭會更傷心。”郭雨歡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從那之后,她也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要變得堅強,成為父母的“港灣”。
“今天很有意義,我也可以像大人一樣被爸媽依賴。”高晗在社交平臺發(fā)出這條狀態(tài)時,她策劃的“帶著爸媽去旅行”的行程已經結束。
從讀本科到讀碩士研究生,高晗與家鄉(xiāng)的距離越來越遠??佳谐晒?,她正式和父母聊起要去安徽讀書的事情時,她的父母非常支持。“我媽媽還安慰我,說她和爸爸多了一個可以去省外走一走的機會。”高晗記住了媽媽的話,于是策劃了一場“帶著爸媽去旅行”。
從訂車票到訂賓館再到具體的行程安排,都是由高晗來完成的。雖然行程安排具體到了每一個半天,但是真正旅行時還是有些小遺憾。高晗的手機相冊里還保存著一張她在公交車上拍的照片,她坐在后面,照片拍的是坐在前面的父母,媽媽把頭靠在爸爸的肩膀上。“可能媽媽因為路途奔波而疲憊吧。”她說。
送父母離開安徽那一幕,高晗想她可能這輩子都忘不掉。“一開始我爸媽讓我先回去,他們自己進去等。因為時間還早,我也不想這么快跟他們分開,我們就一起緩慢朝進站口‘挪動’。”還沒等走到進站口,她的媽媽突然背過身去,“當時突然空氣中一陣沉默”,高晗知道媽媽在掉眼淚。“我也繃不住了,抱住了我媽。我媽一看到我哭,立即‘要強’起來,說了句‘我們進去了’,頭也不回,就和爸爸直接走了。”高晗回憶,后來自己一直站在車站外面,看著他們過安檢、進站、乘坐電梯,直到父母的身影消失在視線里,她才離開。
楊伊人很少會在父母面前哭。“很想哭的時候會想些好笑的事情憋回去”,她覺得在父母面前哭很“丟臉”,“我不想在爸媽面前露出我脆弱的一面,如果發(fā)生了不開心的事情,我寧愿自己一個人‘消化’。”楊伊人說。
在外地上大學時,楊伊人總是“報喜不報憂”,讓父母覺得她一切都好。“父母是我的后盾,但我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承擔更多責任。”她說。
“我很怕自己努力的速度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高晗希望自己能夠更加成熟,成為父母可以依賴的人。(安徽大學 王文瑄 首都師范大學 任德儀 暨南大學 葉正芃)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wèi)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qū)發(fā)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xiāng)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tǒng)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qū)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yōu)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qū)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qū)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wèi)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xù)發(fā)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xù)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zhàn)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qū):“紅色存折”讓社區(qū)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y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yè)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qū):多措并舉助力農業(yè)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jié)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fā)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