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介紹說,“微軟小冰”被定位于“少女詩人”,萌妹子“小冰”用了100個小時的時間,“學習”了自1920年代以來近100年間519位中國現(xiàn)代詩人數萬首詩歌作品,經過對幾千首詩10000次的“學習”,學習到了語言的使用和意象的捕捉等能力,而人類如果要把這些詩讀10000遍,則需要大約100年。掌握了寫詩技能后,“小冰”先后使用27個化名在不同平臺發(fā)表詩歌作品,直至詩集發(fā)布時還未被識破機器人真身。
5月19日,湛廬文化出版了人工智能小冰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詩集。為了給她的作品申請書號,甚至引發(fā)了出版總署高層的討論,這已牽涉到人工智能的寫作倫理問題。
“微軟小冰”寫的詩究竟有沒有藝術的和審美的價值?比如“小冰”的《自然的歌者》一詩:“象(像)老槐樹的影子/自然的歌者或許能忍心的(地)消散/宇宙/萬年的時間/你們躲在園樹/是大自然的機兆/他話中受的是云梯下的黑/孩子負著游惰的人們浮去”……盡管詩中用語似乎略顯怪異,但已具有了詩歌思維,詩中的意境和意象乃至風格,都頗有禪意超脫的風味,是不錯的詩。但在《它常把我的海水洗甜》這首詩中,出現(xiàn)了“有燃(悠然)從風雪的街心隨著流漫”這樣的用詞錯誤,這源于漢語言文字的復雜的多義多音的特征。
對“人工智能寫詩”應該怎樣看?詩人廖偉棠指出,“小冰成功地學會了新詩的糟粕,寫的都是濫調”,對“小冰”提出了高要求,還未“接近了一個有自覺、自由意識的詩人”。
最近,長篇科幻小說新作《國王與抒情詩》出版,描寫了人類對技術、未來、生存的叩問和焦慮,但與書中的叩問和焦慮不同,該書作者對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作卻是充滿期待,“如果機器人能夠寫出比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小說還要好的小說,那我作為一個讀者來說我肯定會去買來看。我只是希望如果真的有機器人能寫出比現(xiàn)在人類寫得更好的小說,我自己作為一個讀者,還能讀得懂”,對于機器人寫的小說,作為人類的讀者能不能看得懂,卻是一個問題。
“人工智能”能不能寫出文學作品,寫出機器人獨立體系的作品,甚至是比肩人類智慧甚至超越之的文學作品呢?機器的自動寫作,是否構成了對人類智慧尊嚴的挑戰(zhàn),對人類文學藝術的尊嚴的挑戰(zhàn)?這又涉及到人類精神生活與技術對象、藝術思想和技術思想的關系問題。而且,這一直是科學家、哲學家、美學家所思考的問題,有的認為,人類可以對機器的寫作加以控制,有的則認為,人類因為自己的作品被超越從而失去自我……
閱讀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大家海德格爾的一些著作,我們會發(fā)現(xiàn),海德格爾在完成他的名著《存在與時間》之后,主要關心和思索的就是詩歌和技術。海德格爾說,詩歌是不受我們意志支配的,詩人不能強迫自己寫詩,它本是有感而發(fā)的,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只能去感受詩歌,讓它撞擊我們的心,引起我們的震顫。對技術,海德格爾思考的是,技術的發(fā)展,關系到人類在歷史中的命運,人的技術存在的根基何在,而技術又可能把他帶向哪里?海德格爾是把詩歌和技術看作是對立的兩面,應該尊重詩歌本身的藝術和思想的特點,不能把技術性思維延伸擴展到詩歌中去,不能把詩歌語言當作是一種能夠被操縱、被控制的技術工具。
對文化而言,技術的發(fā)展的確使文化的大眾化成為可能,也使我們看到科學技術對文學藝術表達方式方法的影響,給文藝的表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從而開拓了文藝的新形式、新文藝。但是,還應看到的是,技術能力的迅速提高,已經造成這樣的現(xiàn)實,人性的力量退化,人的精神信仰普遍淪喪,人的精神變得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呈現(xiàn)出萎縮的狀態(tài)。技術時代下文學藝術這種精神創(chuàng)造中,世代相傳的文化信仰和理想喪失了,它們被技術程序所取代,文學藝術成為一種悖論,既豐富又貧乏;既是對個人的贊揚又是對個人的拋棄;既是形式的獲得又是真實的喪失——有時達到對世界的拒絕和作品的自我毀滅的地步。在技術的作用下,文學藝術的性質不但可能會改變,而且,技術可能多少抑制了文學藝術,并使之貧乏起來,甚至文學藝術因此面臨著被一掃而空的危險……
我們讀讀董橋的《星期天不按鈕》,書中寫的就是科技力量對人類文化中詩意、文學沖動、藝術想象這些創(chuàng)造精神的摧毀……而其實,我們對“人工智能”能不能寫出甚至是比肩人類智慧甚至超越之的文學作品,機器的自動寫作是否構成了對人類智慧尊嚴的挑戰(zhàn),對人類文學藝術尊嚴的挑戰(zhàn)的疑問,反映的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的焦慮和文化的焦慮。
現(xiàn)在來看,無論贊成技術或者反對技術都是毫無意義的。究竟“人工智能”能否代替我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這至今仍是一個在爭論的問題。有人說,詩歌將是人類的最后基地,詩人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因為構成詩人這一獨特生物的,不只是某種智慧,諸如潛意識、挫敗感、非理性想象力、直覺、情感的曖昧、反諷的能力、語言晦澀與準確之間的平衡等等,都是要在真正的人間、經歷命運無常的磨煉才能得到的……
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發(fā)起了對人類文學尊嚴的挑戰(zhàn),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文學藝術,該怎樣面對呢?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全省法院實現(xiàn)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tǒng)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qū)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yōu)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qū)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qū)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wèi)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xù)發(fā)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xù)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lián)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zhàn)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qū):“紅色存折”讓社區(qū)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y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yè)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qū):多措并舉助力農業(yè)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jié)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fā)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jié)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qū)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xiàn)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