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_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_晚上开车又疼又叫的视频_尤物麻豆av在线_善良迷人的女教师2中文

民族大業(yè) 船驥之托——記我國工程熱物理學開拓者吳仲華

一百年時光流轉,中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家,發(fā)展成為如今的科技大國。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位學者,他站在科學高地,滿懷愛國之志,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他就是享譽世界的杰出科學家、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奠基人吳仲華。在他誕辰100周年的紀念之際,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zhí)行主席白春禮用“船驥之托”比喻吳仲華先生托起國家民族大業(yè),高度評價他的科學貢獻和崇高人格。

1917年7月27日,吳仲華出生于上海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35年,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當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時,吳仲華毅然投筆從戎,但遺憾未能直接參加抗日作戰(zhàn)。而后,吳仲華與妻子李敏華,心懷理工救國的理想,于1943年底踏上了美國求學之路。畢業(yè)后,他進入美國NACA(美國宇航局NASA的前身)劉易斯噴氣推進中心任研究科學家。期間,吳仲華提出了聞名于世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那一年,他只有33歲。

這個理論當時在美國學術界是“轟動性的”,也讓吳仲華成為了美國的“科學名人”。清華大學教授葉大均說,“從50年代到現(xiàn)在,吳仲華就是葉輪機械設計界的導師。”

吳仲華提出的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指導了國際上一系列航空發(fā)動機的設計。中科院院士徐建中告訴記者,“比如說美國的GE、普·惠公司,英國的羅·羅公司,都派人向他請教,國際上著名的飛機,像波音707、737、747、空客等飛機的發(fā)動機,都用了吳仲華的理論。”

由于吳仲華崇高的國際學術地位,當他80年代重新走出國門時,受到極高贊譽。“當時從洛杉磯飛到GE公司去訪問的時候,GE公司特別派了兩架飛機。一個科學家出國,外國人派了兩架飛機來接,說明吳仲華在國際上的威望有多高。” 徐建中說。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在聯(lián)合國總部聆聽新中國代表伍修權慷慨激昂的發(fā)言后,吳仲華毅然決定舉家回國。此后,吳仲華繞過大半個地球,終于在1954年底回到中國。

面對新中國的百廢待興,甚至一度受到政治沖擊,吳仲華始終矢志不渝。1956年成立中國第一個燃氣輪機專業(yè),1961年創(chuàng)建了工程熱物理學科,從此開拓了工程熱物理學研究發(fā)展的新時代。1980年,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回憶說,“在我留蘇的時候,工程熱物理這個概念是沒有的,是吳先生在清華期間提出來的”。徐建中這樣解釋:“力學是物理學第一章,熱學是第二章,工程熱物理是把這兩個基礎學科拿出來,成為一個工程科學或技術科學的一部分。”

除了被全世界公認的葉輪機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吳仲華的另一個貢獻是,從技術角度戰(zhàn)略性地提出“總能系統(tǒng)”的概念,強調不能只關注單一過程、單一設備,而要“溫度對口、梯級利用”。

這些思想深刻影響了國家各時期能源領域的科技規(guī)劃。包括能源局的“十三五”規(guī)劃中,依然描述為“能源綜合梯級利用”。

吳仲華重視人才,先后組織大批科研人員赴蘇聯(lián)、捷克等國交流學習,影響和培養(yǎng)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和領軍人物。

吳仲華治學嚴謹,細致入微。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汝謀回憶說,吳先生曾對他講,標點符號也是文章的一部分,“標點符號都用不好,你還是中國高級研究員嗎?”在此之后,他給吳先生看的文章和報告,都要先仔細反復看過,絲毫不敢怠慢。

吳仲華熱愛生活,充滿藝術情趣,與夫人李敏華因共同音樂愛好相識相知,又一同為科學理想而并肩奮斗,傳為佳話。他曾說,“我這輩子有兩件事絕對不后悔,一件是回國,一件是和李敏華結婚。”

吳仲華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工程熱物理事業(yè),1992年因病逝世。在他看來,工作比生命更重要。據(jù)林汝謀回憶,在吳仲華病逝前大概五天左右,“當時吳先生已經非常虛弱了,一個病人,一個老人,在快病危的情況下,還要去寫一份幾萬字的IGCC(整體煤氣化聯(lián)合循環(huán)發(fā)電系統(tǒng))的關鍵性報告。幾萬字的報告,我眼淚都要下來了。”

吳仲華在科研的道路上勇敢攀行,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堅實腳印,被譽為“葉輪機械的先鋒”。工程熱物理所所長朱俊強說,“工程熱物理所的發(fā)展離不開吳先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愛國奉獻的科學精神,另一方面則是深厚的學科積淀和傳承。”

如今,以吳仲華先生名字命名的“吳仲華獎勵基金”至今已設立十年,此次又有十余人分別獲得“吳仲華優(yōu)秀青年學者獎”和“吳仲華優(yōu)秀研究生獎”。我們欣喜地看到,年輕一輩將沿著吳仲華先生的足跡,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戰(zhàn)場,為工程熱物理學科的未來而繼續(xù)奮斗。

附:吳仲華生平及成就

吳仲華(1917-1992),男,江蘇蘇州人,漢族,中共黨員,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一屆執(zhí)行主席(1981-1992)。世界著名工程熱物理學家,葉輪機械三元流動通用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工程熱物理學科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奠基人。

1940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yè)留校任教,1943年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yè)后在美國NACA(美國宇航局的前身)劉易斯噴氣推進中心任研究科學家;1950年創(chuàng)立葉輪機械三元流動通用理論; 1954年歷盡艱辛回國;回國后的38年中,他致力于葉輪機械的研究,發(fā)展了三元流動理論,為祖國科技事業(yè)做出了卓越貢獻。1992年因病逝世。

由于他的杰出貢獻,先后多次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方毅、王震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兩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獎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金獎;先后擔任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熱工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航空學會、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等。第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
沛县| 靖西县| 扬州市| 固安县| 高青县| 云阳县| 五常市| 梨树县| 宣威市| 宁波市| 阜阳市| 乌拉特中旗| 会泽县| 白河县| 兰州市| 武邑县| 临湘市| 凤山县| 高淳县| 安达市| 井陉县| 临汾市| 浦东新区| 噶尔县| 都江堰市| 山阴县| 鸡西市| 盐边县| 留坝县| 三门县| 澳门| 乐亭县| 兴文县| 贺兰县| 博罗县| 锦州市| 高要市| 板桥市| 闸北区| 大丰市|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