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電子產品在航天產品中所占的比重不斷加大。21世紀初,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五院、九院、十院等的相關科研力量,匯聚到“航天電子”旗幟下,經歷了兩次變革重組,形成了今天的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被航天人稱為“新九院”。
2009年成立的“新九院”,在此后近十年的時間里成為了中國航天電子更廣闊、更有利于發(fā)揮系統(tǒng)集成優(yōu)勢的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九院全面完成了企業(yè)資產改制上市,建立了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實現(xiàn)了科學管理、規(guī)范管理。
讓“航天芯”遨游太空
九院有許多創(chuàng)業(yè)故事,“讓航天芯遨游在太空”便是其中之一。
長久以來,缺“芯”一直是中國航天最深刻的痛。每年因為進口芯片,國家需要花費幾千億美元。為了讓中國的衛(wèi)星用上自主研發(fā)的CPU芯片,實現(xiàn)衛(wèi)星核心元器件的真正國產化,九院772所的航天人埋頭一干就是十幾年——
2002年,772所開始投入研制宇航級CPU芯片。2006年,第一代CPU芯片研制成功。2011年11月20日,國產首枚32位空間用CPU隨試驗衛(wèi)星四號升空,實現(xiàn)了“中國芯”遨游在太空。2015年7月25日,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順利升空的兩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wèi)星100%使用了國產宇航CPU芯片。
“參與這件事的是一代人。”提起“航天芯”的誕生和成長,副總工程師于立新說。
在“航天芯”的研制過程中,他們放棄了中國研制自主元器件最普遍的道路——仿制后再創(chuàng)新,選擇了完全自主研發(fā)的道路。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用戶對國產“航天芯”早已從不相信、不敢用,到主動找過來用,越來越青睞國產“航天芯”。
近期,772所更是研制出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第五代宇航用千萬門級高性能、高可靠FPGA及配套刷新芯片,標志著九院成功攻克65納米千萬門級FPGA產品及配套產品研制的所有關鍵核心技術。
助“嫦娥”唱響天際
“這幾位可都是加班大王。”704所老專家宋宗炎指著身邊的幾位老伙伴笑著說。
年逾古稀的他們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航天的測控事業(yè)。這一生,他們親眼看著704所從由幾間簡陋的辦公室、十來名熱血青年組成的“國防第五研究院一分院8室”,成長為航天測控領域的“國家隊”成員,再到擁有2300名在職職工的中國航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領軍企業(yè)。
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目前704所在測控通信導航、傳感器、雷達與對抗三大專業(yè)頭頂若干“最”的光環(huán):國內最大的軍用傳感器研制生產配套單位;最大的軍用衛(wèi)星導航設備供應商;研制了國內首個最先進的星載微波、激光氣象雷達……
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號首次從月球傳來美麗的聲音。那一天,704所8室向來沉默寡言的航天“女兵”李強激動得難以自抑。
她負責的“嫦娥一號”語音存儲裝置在立項時,衛(wèi)星已進入正樣研制階段,技術狀態(tài)已定型,星上設備已投產,因此語音存儲裝置的設計,必須立足于不影響衛(wèi)星的正常研制,難度可想而知。在研制周期短、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苛刻的情況下,李強和同事們在短短五個月內完成了從立題到鑒定件及正樣件產品的交付,在整個研制過程中和系統(tǒng)聯(lián)試以及整星聯(lián)試過程中未發(fā)生任何質量問題,這在星載產品的研制上可以算得上是個奇跡。
將航天技術送到千家萬戶
在中國航天事業(yè)6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九院各單位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國家重點航天型號裝備等,提供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高質量、高可靠電子信息系統(tǒng)設備與元器件產品,產品覆蓋航天領域所有重點型號。這些產品被廣泛地應用于火箭、衛(wèi)星、飛船以及重點型號裝備的各個關鍵部位,一同構成了各類航天器“耳聰目明的五官”“精確的大腦”“敏感的神經”“可靠靈活的關節(jié)和經脈”以及“遍布全身的血管”。
近年來,在完成國家航天工程賦予的使命之外,九院也在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領域大展拳腳——九院的集成電路、工業(yè)機器人、物聯(lián)網、移動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太赫茲安檢系統(tǒng)、空氣凈化新風系統(tǒng)紛紛進入民用市場。
今年10月,九院與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研制的國產化大型商業(yè)無人機飛鴻-98演示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業(yè)載能力居全球首位的國產化商業(yè)無人機,它創(chuàng)造了國內大型商業(yè)無人機研制周期最短的記錄。同時,無人機、精確制導炸彈和宇航電子元器件成功開拓國際市場,“航天電子”以其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迅速贏得了用戶的信賴。
航天人共同書寫的精彩
對很多人而言,九院771所是一個陌生而又神秘的名字:這個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研究所,是國家實施航天工程和型號裝備建設所布局的唯一的集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研究所。
改革開放40年來,九院771所先后創(chuàng)造了國家重大專項抗輻照高密度星載通用計算機SiP、半導體集成電路、混合集成電路發(fā)展史上的“39個第一”,用智慧創(chuàng)造著中國航天計算機與微電子技術發(fā)展的傳奇。
與這“39個第一”一起,羅健夫——這個窗前的燈光經常最后一個熄滅而又最先一個亮起的航天工作者,這個身患癌癥還常常連續(xù)三天、五天、七天扎進工作室里的微電子專家,這個一生只有短短47年的“中國式保爾”被寫進了九院的歷史,也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16年10月,九院13所特級技師李峰的事跡在央視新聞頻道專題片《大國工匠》中播出。李峰所負責加工的航天器件,關鍵尺寸每1微米的變形,就能導致火箭在太空幾公里的軌道誤差。近30年,經李峰加工后驗收的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標準、精確無誤。他打磨的不僅是零件,更是一種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航天人的心性。面對鏡頭,李峰始終強調,自己只是航天人中最平凡的一個角色,也是千萬工匠中最普通的一員。
九院的故事,由九院的航天人共同書寫。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fā)展,精彩故事還在繼續(xù)。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全省法院實現(xiàn)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tǒng)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qū)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yōu)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qū)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qū)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wèi)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xù)發(fā)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xù)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lián)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zhàn)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qū):“紅色存折”讓社區(qū)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y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
- 抓整改 提標準 縣住建局全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2022-01-15
- 破防了!這家山東科技企業(yè)的暖心行動2022-01-15
- 臨潼區(qū):多措并舉助力農業(yè)復工復產2022-01-15
- “這個嘉賓思路厲害”,市消保委委員張兆安做客《海波熱線》特別節(jié)目2022-01-15
- 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王錫章帶隊到莆田市公安局考察調研疫情防控工作2022-01-15
- 合肥這家知名書店,新年再出發(fā)2022-01-15
- 崔同富到武定縣開展春節(jié)走訪慰問2022-01-15
- 北京: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長安街開始布置花壇2022-01-15
- 洋碼頭首家文旅免稅直購店落地重慶十八梯景區(qū)2022-01-15
- 每戶將分到70斤!更多物資送達……直擊杭州西溪雅苑封控現(xiàn)場2022-01-15
- 本土確診+104,其中河南+52,天津+39,珠海新增感染者均系奧密克戎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