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貴陽市開陽縣花梨鎮(zhèn)花梨村,需要翻越數(shù)座大山,這個掛在山梁上的村子,雖已是初冬時節(jié),滿山遍野的李子樹把山頭染得綠意盎然。這個村家家有種植,戶戶有產(chǎn)業(yè),任村支書12年的況培友,帶著村民們一步步發(fā)展致富。
“過去是我們一個一個的電話打給在外打工的村民,喊他們回來一起創(chuàng)業(yè)干事?,F(xiàn)在是村民主動打電話來問我們,怎么把自己的產(chǎn)業(yè)搞好。”況培友說,“農民荷包里摸得出錢,觀念想法就不一樣了。”
記者在村里走訪,花梨村幾乎每戶村民都養(yǎng)了至少4頭豬,村里的李子果樹種植達5000余畝,此外,還有桂花樹、核桃等經(jīng)濟作物,幾乎每戶村民都有參與。
村民邱國春是從2014年開始種李子樹,種了100多畝,2017年李子開始大投產(chǎn),一畝收益達到4000多元,利潤可觀。一些村民看到甜頭,有參與種植的想法,但也有顧慮;一怕不會種,二怕種了銷不出去。
況培友等人帶著村民代表去重慶等地實地考察,回來后開群眾會給村民算“細賬”:過去一畝地上種玉米和油菜,年收入不足2000元,耗去大量人工;種果樹,以最低收購價2元計算,最少收益4000元,且只需定期做除草、節(jié)枝等工作,1個人一天就可以照顧2到3畝地,效率大大提高。加上有國家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改革的好政策,還有各項補貼,這個賬怎么算都“只賺不賠”。
況培友說,去買苗的時候,村里把苗圃場的技術人員也請來村里住起,手把手地教。大家邊干邊學,種植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有紅脆李、蜂糖李、桃心李、清脆李等。如今,花梨村的李子賣到北京上海等地,在外發(fā)展得好的村民也一起幫著大家賣,完全不愁銷路。
“李子樹管護好,可以保證幾十年都有錢賺,大家多少年都不為吃飯忙。”況培友常對村民們這樣說。
灰朝溝組組長張福軍69歲了,平日只有他和老伴帶著小孫孫在家,他家種了幾十畝李子樹,還養(yǎng)了50多頭豬。許多村民和他家一樣,家里都有好幾樣產(chǎn)業(yè)。
最提振村民信心的是交通的改善。目前到達村里只有一條省道,繞山繞水才能到村,明年就通車的甕開高速通往村里只需要幾分鐘,354國道也即將通到村里,路,馬上就變得四通八達了,返鄉(xiāng)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大家求發(fā)展的念頭越來越足。
花梨村有坡有地,就是缺水。從去年開始,花梨村開始搞“旱改水項目”,即旱地改成良田,實施面積達1000多畝。村里修起機耕道,建起3個山塘,把水引入溝渠。
“遇到機耕道占地情況,一些村民為了公共利益,也愿意無償把地拿出來。”況培友說,良田得到灌溉,種的果樹也省了挑水去澆根的勞力,村民們都非常支持。
村里發(fā)展干事的勁頭也讓曾經(jīng)的“懶漢”動了起來。57歲的曹欽正過去早上一睜開眼就是喝酒,從早到晚都是醉醺醺的。況培友和幫扶干部黃維經(jīng)常找他談心,給他做思想工作,引導他發(fā)展生產(chǎn)。
“一趟一趟的去得多了,他也聽你的,動起來了。”況培友說。
記者在曹欽正家看到,原本破舊的屋子已粉刷一新,家里的院壩和入戶道都是他投工投勞自己搞的。黃維牽來一頭牛犢給他養(yǎng),村里還給他找了個打掃衛(wèi)生的工作。況培友想著他院子里還有一塊閑置地,鼓勵他修豬圈喂幾頭豬。
“修院壩的沙子水泥我都可以給你賒來,修豬圈的材料我照樣可以幫你賒,但豬圈你要自己修,驗收了才能去申請扶貧資金給你報,關鍵是你自己要動起來。”為了曹欽正家喂豬的事,況培友跑了好幾回。
“那這兩天我就開始搞。”曹欽正說著拿了根煙遞給他。況培友走的時候,他送出來,又遞了根煙給他。
為了給村里的孤女張亞修房子,況培友像修自家房子一樣,幾個月來天天跑,直到房子修好。張亞今年11歲,她喊44歲的況培友“哥哥”,“過去一問到她的情況,就眼淚汪汪的,現(xiàn)在這么多人關心她,小姑娘樂觀了很多,學習成績也很好,遠遠見到都是笑嘻嘻的和人打招呼。”
況培友說,村干部做的工作很平凡,就是把國家給農村給農民的好政策,宣傳好、用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問心無愧就行了。”(記者李黔渝)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 市政協(xié)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fā)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qū)對城區(qū)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wèi)光,任杭州市政協(xié)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qū)發(fā)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xiāng)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xiàn)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tǒng)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qū)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yōu)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qū)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chǎn)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qū)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wèi)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xù)發(fā)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xù)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lián)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zhàn)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qū):“紅色存折”讓社區(qū)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y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