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_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_晚上开车又疼又叫的视频_尤物麻豆av在线_善良迷人的女教师2中文

高考四十年,多少人生在改變
 主持人:

  本報記者  趙婀娜

  對話嘉賓: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瞿振元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  劉海峰

  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北師大珠海分校副校長  虞立紅

  

  今年是恢復高考40年。從1977年到2017年,40年間數(shù)以億計的學生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高考的恢復,對于國家人力資源素質(zhì)的提高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對于國家經(jīng)濟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無法替代的貢獻。

  記者日前對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劉海峰,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北師大珠海分校副校長虞立紅,探討40年來重要的高考制度改革與完善的政策節(jié)點,回顧高考改革完善的步伐,及其對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意義。

  恢復高考、招生并軌、高校擴招、“3+X”……招考制度改革不斷深化

  記者:您認為高考恢復40年來,最重要的政策節(jié)點有哪些?

  瞿振元:毋庸置疑,首先應提及的是1977年,恢復高考是教育界撥亂反正的起點,正常的教育秩序自此重新建立。之后,1985年5月召開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隨后發(fā)布《中共中央關(guān)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zhì),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明確了將招生就業(yè)制度改革作為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切入點與突破口,改變計劃體制把高校管得過多過死的局面。再之后,1994年到1998年,實行招生收費制度改革,不再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完全免費教育,而是形成了成本分擔的新機制。再之后,就是1999年的擴招,從此以后,高等教育規(guī)模迅速擴大,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5%,進入大眾化的門檻?,F(xiàn)在我們預計在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50%,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新階段。在世紀之交的高等教育大改革大發(fā)展階段,我們還推出了網(wǎng)上錄取等多項改革。本世紀初以來,擴大高校“自主招生”,打擊高科技作弊,不斷推進“陽光招生”,實施招生計劃向貧困地區(qū)、向農(nóng)村傾斜等多項措施,大力促進教育公平。2014年《國務院關(guān)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至關(guān)重要,我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邁向縱深,朝向公平與科學的方向又邁進了一步。

  劉海峰:40年間,有很多高考制度的改革舉措可圈可點。除了最重要的1977年恢復高考,我特別想提及的是1994年,直屬高等院校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率先試行招生“并軌制”,所有考生均按統(tǒng)一標準錄取,新生一律繳費上學,不再實行國家任務計劃及委托培養(yǎng)、以自費生為主的調(diào)節(jié)性計劃并存的“雙軌制”。這一措施徹底改變了原先由國家統(tǒng)包的模式。在此之前,上大學是包分配和免費的。凡是考上大學的,都是“準干部”,是“鐵飯碗”,甚至是“金飯碗”。改革后大學生需要自主擇業(yè)了,看似是大學生失去了“保障”,但實則給學生帶來大量自由選擇的空間。還有就是1999年的高校擴招和“3+X”改革,語文、數(shù)學、英語是必考,X是在政治、化學、物理、生物、歷史等科目中選擇。探索之初,各省“X”選擇各不同,改革之后,廣泛選擇“3+文綜/理綜”模式。此后,2014年《國務院關(guān)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出臺,這是對高考制度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頂層設(shè)計。

  虞立紅:恢復高考后,可以大體分為四個改革階段:從1977年到1984年的恢復重建階段;1985年到1998年的改革探索階段;1999年到2013年特別是世紀之交的大改革階段;2014年至今的綜合改革階段。其中,1985年5月27日發(fā)布的《中共中央關(guān)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有著分水嶺的意義,明確了改革高校招生計劃和畢業(yè)生分配制度作為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直接抓手,沖破高度計劃體制的束縛。而世紀之交的大改革,舉措多、力度大,包括“3+X”科目設(shè)置改革,探索一年兩次考試、增加春季高考,實現(xiàn)計算機網(wǎng)上錄取等。網(wǎng)上錄取是高校招生的革命性變革,為實行平行志愿、一檔多投、確保招生公平、公正,提供了技術(shù)基礎(chǔ)。

  為校選材、為國育人、維護公平、改變命運……制度變遷體現(xiàn)理念進步

  記者:如何評價40年來這些高考制度改革完善的積極意義?

  瞿振元:高考制度的恢復,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滿足了高校選拔人才的需要,也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是我國人力資本建設(shè)的主要來源。更重要的是,在整個社會形成了尊重知識和人才的氛圍,這個氛圍對國家起的作用非同小可。此外,很多制度的變化,也折射出理念的變化與進步。比如高考時間從7月提前至6月,取消了對于考生年齡和婚姻的限制等等,背后都是思想理念的變化。教育是重要的基本人權(quán),取消年齡和婚姻的限制,體現(xiàn)出對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權(quán)利的尊重,這是思想進步的體現(xiàn)。

  劉海峰:40年來,公眾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進入高校讀書從少數(shù)人的機會擴大為絕大多數(shù)適齡青年都可以享受的權(quán)利。高考錄取率從1977年的4.8%左右,到今天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省份增加了近20倍。從考試難度來講,高考恢復之初,簡單的題目就能滿足區(qū)分人才的需要,可今天高考難度已同那時不可同日而語,這說明高考有著以考促學的功能,整個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得以迅速恢復和提高。此外,40年來,以考生為本、以人為本的趨勢十分明顯,包括考試時間、年齡、標準化考場,以及考場秩序維護等,都有更加人性化的體現(xiàn)。如果說,高考制度本身是在變化的,那么公平競爭、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始終未變,這是高考制度的核心與根本。對于弱勢群體的關(guān)照、避免高分落榜等制度設(shè)計,都是以公平為核心的考慮。高考與我國改革開放歷程相始終,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力量,也肩負著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秩序的重任。

  虞立紅:恢復高考首先為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培養(yǎng)了人才,同時讓無數(shù)年輕人改變命運,讓人們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提升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高考也是社會階層有序向上流動的重要通道,給無數(shù)年輕人實現(xiàn)自身價值、豐富人生提供了可能。

  注冊入學、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改革核心是促進公平與科學選材相統(tǒng)一

  記者:對于未來高考制度的完善,您有怎樣的期許?

  瞿振元:人們往往將高考只看做教育的事,實則不然。可以說高考是教育與社會連接的界面,又是高等教育與基礎(chǔ)教育銜接的界面。與高考相關(guān)的利益主體很多,處理高考改革問題,應該全面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利益,核心問題是促進公平與科學選材相統(tǒng)一。高校不能僅從選材角度出發(fā),不考慮公平,而社會也不能僅從公平角度出發(fā),也要考慮高校選材的需要。選材就要尊重人才成長和教育的規(guī)律,也要格外關(guān)注社會公平正義。還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要用現(xiàn)代治理思維來做好高校的招生錄取工作,尊重并統(tǒng)籌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校、社會、考生家長等多方面的利益訴求。高考改革還應與高教普及化的進程相適應,今后,上好大學的競爭還會是激烈的,但應該緩和上一般大學的競爭壓力,要逐步推行注冊入學制和其他更加靈活的制度。

  劉海峰:未來的高考制度是在走向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方向。隨著誠信體系的逐步建立,將會不完全依靠考試分數(shù)錄取,而是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我特別想告訴年輕人,恢復高考打開了一扇門,通過這扇門,個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命運。所以,高考是人生中難得的實現(xiàn)個人夢想的機會,應當珍惜。

  虞立紅:今年是“新高考”后首屆高中畢業(yè)生高考,到明年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地進一步試點,要在實踐過程中穩(wěn)扎穩(wěn)打。試點后應當進行評估,提出進一步完善的調(diào)整性措施,少走彎路,平穩(wěn)推進。對于高水平的大學來說,要在構(gòu)建豐富多元的人才選拔制度的同時,堅持對公平和卓越的追求。

關(guān)鍵詞: 人生
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guān)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
连州市| 互助| 建平县| 会同县| 怀仁县| 隆回县| 肥城市| 金湖县| 依兰县| 开平市| 昌图县| 册亨县| 阳信县| 临颍县| 舒城县| 黄平县| 巴林左旗| 朝阳县| 日喀则市| 奉化市| 商都县| 华阴市| 红河县| 渭源县| 常山县| 河北省| 北流市| 卫辉市| 揭西县| 沙坪坝区| 濉溪县| 兴安县| 海伦市| 达孜县| 自贡市| 尼玛县| 甘泉县| 宁强县| 板桥市| 铁岭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