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文物保護站工作人員麥麥提江·麥麥提明在樓蘭古城遺跡前巡查(8月13日攝)。(記者趙戈攝)
李鵬飛
玉米提江·吐遜
牛得草
在樓蘭保護站的十來年時間里,李鵬飛跑遍了古墓群中的每一個古墓。“里面有沒有東西、有什么東西,情況我都知道,來考古的專家都沒有我清楚。”
他的同事麥麥提江笑著說,有時候他們兩個人待膩了,就去附近走走,找干尸們聊聊天,說說心里話。有一次指李鵬飛喝多了,躺到古墓棺材里,和干尸睡了一晚上。
“大伙的生活都很枯燥,時間長了,話越來越少,外面世界的人無法體會這種感覺。”樓蘭文物保護站上年齡最小、年僅22歲的玉米提江·吐遜,也已在這片荒涼中度過3個年頭。
樓蘭文物保護站,位于新疆若羌縣城東北方向300公里的地方。10多年來,它孤獨地矗立在“生命禁區(qū)”羅布泊里。這個由3排20多間平房組成的院落里,住著4個男人。與他們相依為命的,還有5條狗和18只雞。
到保護站工作,幾乎等于告別現(xiàn)代生活。這里沒有草木和人煙,吃喝要靠外面送;也沒有網(wǎng)絡(luò)和信號,很難與外界聯(lián)系。
從保護站屋頂向四周眺望,飽經(jīng)滄桑的雅丹(維吾爾族語,意為“險峻的土丘”)和干枯開裂的鹽殼一望無際。守在這里的人,不得不在死寂般的荒蕪中過著與世隔絕的“荒野生活”。
住在古墓群里
樓蘭保護站周邊縱橫交錯的雅丹,其實是一片古墓群。
據(jù)巴州博物館的負(fù)責(zé)人焦迎新介紹,這些雅丹千年前原本是羅布泊的小島,那時人們?nèi)ナ篮蠖紩贿\到小島埋葬。湖水干涸后,小島完全顯露,再經(jīng)過多年風(fēng)沙侵蝕,便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目前得知的古墓一共有150多座,保護站就建在古墓群的中心。“這個位置,不僅可以遍覽整個古墓群的動靜,還把守著進入樓蘭古城的必經(jīng)之道。”工作人員麥麥提江·麥麥提明說。
1979年出生的麥麥提江,已是第二次到樓蘭文物保護站工作。1997年,若羌縣文物管理所(文物局前身)開始在羅布泊籌建樓蘭文物保護站,高中畢業(yè)的他成了站上的第一批職工。
那時候,沒有固定的住所,麥麥提江先是住帳篷,離開時住的是自己挖的地窩子。
直到2008年,保護站才蓋平房。“2016年重新回來時,感覺像住進了豪宅。”
羅布泊的夏天溫差很大。白天溫度可高達50攝氏度,夜里的陣陣涼風(fēng)則會帶來一絲寒意。
膽子大的麥麥提江在院子里擺了一張木床,晚上就躺在那里睡。
他說,看看頭頂?shù)男切呛豌y河,能忘掉煩心事。“就是太安靜,有時候會孤單,特別想回家。”
現(xiàn)在,樓蘭文物保護站里共有4名工作人員。他們兩人一組,每月輪換駐站。平常時間,每組在保護站值守滿一個月,便回縣城的博物館上班。
和麥麥提江分到同一組的叫李鵬飛。2008年至今,他一直在保護站工作,現(xiàn)在是保護站的站長。
李鵬飛喜歡沒人的地方。他小時候沒有上過學(xué),就在山里面跑,放羊,一進去兩個月不出來。
性格耿直的李鵬飛,也曾耍性子離開過保護站。
有一次,他自己一個人守在站上,不小心感冒了,嗓子疼得難受,連水都咽不下去。一周后,出去辦事的搭檔才回來。他當(dāng)時很生氣,心想這些人怎么說話不算數(shù),一怒之下跑到工地去修路了。
縣文物局的駕駛員后來勸他回去干,他猶豫了一下答應(yīng)了。“當(dāng)時看到壁畫墓被盜墓賊破壞成那樣,又看了博物館的干尸,太可惜。我沒啥本事,但騎著摩托到處巡邏還是可以的。”
那一年,李鵬飛在保護站一住就是7個月零8天。
水比油珍貴
外賣小哥牛得草今年才到保護站上班。由于李鵬飛的手指受傷,他已連續(xù)在站上待了3個月。
“想不到環(huán)境這么惡劣,現(xiàn)在還不太適應(yīng)。”牛得草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樓蘭文物保護站周邊的風(fēng)特別大,幾個人抬不動的鐵桶都能被吹著跑。沙塵暴來之后,白天像晚上一樣。站里的窗戶密封也不好,風(fēng)過后,樓道里的沙子能沒過腳面。
若羌縣文物局曾想多招一些人來保護站,可是報名的人很少。有的人報了名,忍受不了那里的環(huán)境和孤獨,換班的時候再也不愿意去。
麥麥提江說,保護站現(xiàn)在的條件好了很多。鐵絲網(wǎng)圍起來的院子里,蓋了3座平房,有20多個房間,太陽板通電后,電冰箱、電視機也可以帶起來了。
在這里,水是最寶貴的東西。洗菜的水用來洗鍋,然后用紗布過濾,再用來喂狗和雞。洗臉的時候,把水裝進礦泉水瓶里,戳一個小小的孔,然后慢慢洗,通常一個人一天只能洗一次臉。
大家一個月穿一套衣服,在若羌縣的家里洗好拿過來。站里從不洗碗,吃完用紙巾擦干凈就行。洗澡更不可能,實在難受,就用桶里的水簡單抹一下。
李鵬飛聽之前的同事說,以前站里配了兩個容量為180公斤左右的水桶,所有人和動物一個月只能用這些水。有一次,道路被洪水沖毀,運送補給的車進不來,一桶水用了幾個月,最后像膠水一樣黏得拉絲了還在喝。
“不開玩笑地說,要一碗清油我給,要一碗水不給。”
保護站2008年蓋平房的時候,他們讓施工隊就地挖了一個坑,弄了個水窖。每次拉來的水,全部灌在水窖里?,F(xiàn)在運水車一次拉30方水,用半年左右。不過,費用要5000多塊,“高得嚇人”。
食物每個月送一次,換班的時候從300公里外的縣城送過來。雖然現(xiàn)在有冰箱,但蔬菜還是存不住,大家只能哪個東西壞得快,先吃哪個,土豆白菜放后面吃。有的時候也會來人,只要來人都會帶東西給他們。
駐站期間,打電話是最棘手的問題。原本站里有一臺衛(wèi)星電話,緊急情況時可以和文物局聯(lián)系,家里有事也可以通過單位的人轉(zhuǎn)達。
但牛得草說,這部老舊的電話已壞了兩三個月,唯一與外界聯(lián)絡(luò)的渠道斷了?,F(xiàn)在要騎摩托車六七十公里,到有手機信號的地方,給文物局和家里報平安。
守護古老文明
羅布泊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之一,卻埋藏著無數(shù)文物古跡。千年的古老文明和神秘的樓蘭傳說,引來無數(shù)人關(guān)注和猜想,也讓盜墓者趨之若鶩,以身涉險。
建于古墓群中的樓蘭文物保護站,把守著進入樓蘭古城的必經(jīng)之路。李鵬飛等4人的任務(wù),就是不讓游客、盜墓者進入樓蘭古城和附近的墓葬群。
他們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巡邏,時間通常是早上六七點,或下午五六點。出去必須兩個人同行,有個照應(yīng)。巡邏一次大概兩個小時,一般都背著一個包,里面裝上兩瓶水和一塊馕。
一到夏天,非法旅游進來的人很多。今年7月,8個人偷偷進來,在余純順墓地被發(fā)現(xiàn)。見李鵬飛和麥麥提江亮出執(zhí)法證,這些人非但不怕,還拿出鋼管、火槍嚇唬他倆。“小李子出去打電話報警,公安局過來帶走了,搜查后發(fā)現(xiàn)他們盜走了磨刀石等文物。當(dāng)中有4個人,被判刑8年。”
對于非法進入樓蘭的游客,只要沒有破壞和偷盜文物,保護站還是以勸離為主。
麥麥提江說,今年一名從陜西來的游客,被發(fā)現(xiàn)時正騎著摩托車想進入樓蘭古城。這個人已是第三次非法進來。“第一次巡邏時發(fā)現(xiàn)他后,他謊稱迷路,于是就騎著車把他帶出去。第二天他又進來了,那天刮大風(fēng)走不了,自己和牛得草還給了食物和水,留他住了一晚。”
“沒想到今天又來了,事不過三,不能再給機會了。”麥麥提江扣了他的身份證,檢查了車和行李,送到了縣公安局。
保護站上年齡最小的玉米提江·吐遜,也親眼見識過工作的驚險。有一次,他和同事巡邏時發(fā)現(xiàn)偷偷進入樓蘭的車,于是兩個人開始追,他的同事不小心碰到一個沙包,人從車上飛出去30多米,拉到醫(yī)院縫了40多針。
2009年12月,李鵬飛、麥麥提江配合當(dāng)?shù)毓膊块T抓了4個盜墓賊。他們說,當(dāng)時整整追了5天,找就找了兩天,第3天找到他們的摩托車、棉衣、汽油、羊肉、馕,都在一個坑里放著,但沒有找到人。于是,他們兩個人就把這些燒了,還用鋼筋把3輛摩托車的車胎戳爛了。
緊接著,他們想辦法給公安局報了案。后來,公安局和文物局派人進來,又找了3天才找到這些盜墓賊。
事后了解到,這些盜墓賊每隔五六公里就埋一些給養(yǎng),摩托車沒氣了還在騎。12月的天氣特別冷,因為衣服被燒,發(fā)現(xiàn)時他們只穿著單單的秋褲,晚上就點紅柳取暖,哭了兩晚上。
4個人中,3個判了12年,一個判了15年。“開始有點害怕他們出來找我,后來想想,有政府管我呢。他們走的彎路,我走的正路,我怕啥?”李鵬飛說。
最忠實的伙伴
在樓蘭文物保護站里,還養(yǎng)著5條狗和18只雞。它們是最忠實的伙伴,與4個男人相依為命,共同在“生命禁區(qū)”守護文物。
大黃和小不點是“兩口子”,另外3條狗是它們的孩子。玉米提江告訴記者,狗在這里很有用,一兩公里外有情況他們就會叫。尤其是大黃,耳朵很靈,很遠有人來它就會叫。
冬天它們跟著一起去巡邏,“我們摩托車前面跑,他們后面跑,一瓶水分給他們喝,也是個伴,也可以發(fā)現(xiàn)情況。”
大黃已經(jīng)十幾歲了,它的爸爸媽媽都死在了這里。李鵬飛說,“只要別人惹我們,推一下我們,它就要沖上去咬。”
這些年,大黃和小不點生了好幾窩狗崽,站里都送了人。“其實也很舍不得,但放在這里根本養(yǎng)不起。”
有一次,一條小狗要被送出去了,被繩子拴著,一直很委屈地叫。它不知道自己馬上要出去享福了。
當(dāng)過廚師的麥麥提江手腳很勤快。之前他養(yǎng)了20多只鴿子,后來發(fā)現(xiàn)鴿子吃得比雞多,而且雞蛋可以吃,就改養(yǎng)雞了。
大家在院里搭了個雞窩,因為常年啄鹽堿,這些雞生的蛋都是咸的,比外面雞蛋好吃多了。“之前狗還咬死了8只雞,被我狠狠揍了一頓,現(xiàn)在它們相處得很好。”
麥麥提江還特意從外面買了8盆綠籮,用嘴里省下來的水小心養(yǎng)著。心情煩悶的時候,他們就想看點綠色。這是羅布泊里僅有的綠色。
暑假期間,麥麥提江沒有同意兒子和女兒過來,主要是擔(dān)心孩子生病沒法及時送出去治療。
提到孩子,他一臉驕傲,“兩個人學(xué)習(xí)都很努力,我希望他們考到內(nèi)地上大學(xué),在大城市工作。”
李鵬飛現(xiàn)在還是單身,他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個老婆。“起初還有好多人給我介紹,但是一見面就不行。我的工作一個月在家一個月不在家,一聽她們就不同意了。”(記者 何軍 白佳麗 趙戈)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guān)文章
最近更新
- 市政協(xié)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條例》高質(zhì)量集聚發(fā)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yè)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qū)對城區(qū)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wèi)光,任杭州市政協(xié)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qū)發(fā)布關(guān)于在外人員返鄉(xiāng)有關(guān)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xiàn)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tǒng)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qū)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yōu)勢領(lǐng)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qū)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nóng)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chǎn)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qū) 為民服務(wù)“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wèi)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xù)發(fā)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xù)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lián)合多部門 開展應(yīng)急實戰(zhàn)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qū):“紅色存折”讓社區(qū)志愿服務(wù)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y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xué)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