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以來,受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調(diào)整的影響,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出現(xiàn)“有車沒法賣”的狀況。一些參與搖號,取得新能源車購車指標的市民,很可能因此錯過6個月的購買期限。 多家銷售新能源車的4S店也表示,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車的銷售陷入停滯,有的店一輛新能源車都沒賣出去。對此,北京市經(jīng)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正在加緊相關政策的審批,但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家住北京的茅女士去年8月底參與新能源車搖號并中簽,她應該在中簽后6個月內(nèi)把車買回家。茅女士原本打算在春節(jié)后購車,可年后在多家4S店,卻都得到了“即使買了也沒法上牌”的答復。茅女士的中簽指標即將在本月26號過期,而今年北京新能源汽車備案目錄,卻一直沒有出臺。 茅女士告訴記者,“我去看了一些品牌,出現(xiàn)了我想買但是他不能賣給我的局面,比較尷尬。他會告訴我說一個是補貼的原因,然后再有就是新能源汽車目錄的變動,導致現(xiàn)在他們也不清楚汽車的定位價格,他沒法賣給消費者,或者說有的車他可以賣,但是牌照他不確保能弄上。” 年初,工信部對新能源車補貼目錄重新修訂,與國內(nèi)其他大多數(shù)地區(qū)直接參照國家“大目錄”不同,北京市在大目錄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還會再出一份“小目錄”,無論買車上牌還是享受補貼,北京的消費者都要依據(jù)當?shù)氐男∧夸。但截至目前,由北京市?jīng)信委制定的小目錄還沒有出臺,具體哪些車可以享受補貼,補貼有多少,還都沒法確定,導致北京市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無據(jù)可循”。茅女士無奈地表示,對于政策變動她可以理解,但希望能把中間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比茅女士更著急的,是北京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商們。一位4S店員工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一輛車都沒賣出去,即便他們賣了車,沒有“本地目錄”,車管所也不給上牌。 4S店員工告訴記者,“北京這邊要求的比較高,它需要重新進目錄審核,如果審核不通過的話,上不了牌的,你不了牌的話指標是占用不了的。可以享受北京地方補貼的那個目錄表,車管所那邊可能還沒有這個數(shù)據(jù)的,沒有這個數(shù)據(jù)的話,你可能連牌都上不了。我們這邊從年初一臺車都沒開過。其他商家可能也是,確實是挺大的。” 另一家新能源汽車銷售告訴記者,他們今年也是一輛新能源車都沒賣出去,不過他們在本周剛剛接到通知,《目錄》有望在下周公布,24號就能上牌,目前他們已經(jīng)做好了一切銷售準備,茅女士提到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北京市經(jīng)信委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當前正在加緊組織收集企業(yè)申報材料,爭取本月26號前推出2017年第一批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生產(chǎn)企業(yè)和產(chǎn)品名單。 對于此前報道中所提到的“多家4S店新能源車零銷售”、“政策滯后”等問題,長期觀察電動車行業(yè)的第一電動網(wǎng)CEO邱鍇俊告訴記者,年初本來就是汽車銷售的淡季,而且就算在北京市,還是有部分電動車銷售的。 之所以之前會出現(xiàn)4S店不愿意銷售汽車的情況,邱鍇俊說,這是因為廠商害怕自己無法進入新的《目錄》,但每次《目錄》的調(diào)整,應該不會剔除主流車型,且每次調(diào)整,補貼都會有所退坡,新能源車的價格也會迎來微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