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運,摩托車大軍都是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線。傳統(tǒng)上的摩托車大軍在外打工,或因沒買到票或為節(jié)省路費,選擇騎行千里回家,F(xiàn)在,不少90后的年輕人,則把騎摩托車回家當(dāng)成了一次越野、結(jié)伴旅行的好機會。 90后貴州凱里青年小文,在東莞打工,平日喜歡玩越野摩托。早在去年12月他就在網(wǎng)上發(fā)出召集,過年前結(jié)伴騎行從廣東回老家貴州,沒想到不少人響應(yīng)。這些車友,有的老家還在廣西和四川;剜l(xiāng)的理由,除了過年,還有相親、補辦身份證等。 大年三十前,廣州日報記者深入這一群體,傾聽他們一路騎行回家的不尋常路程。 “導(dǎo)航把我?guī)У搅松嚼,是條死路。”四川青年祥云在微信群里吼了一嗓子,伴隨的還有一段10秒的視頻。 微信建群相約騎車回鄉(xiāng) 視頻中,一條荒涼的石子小路向遠方蔓延,路兩旁幾幢磚頭房,后方一個破舊的庭院和老房子堵住去路,一輛滿是塵土、馱著行李的摩托車停在院子中央。 一時之間,群友七嘴八舌,“云哥,你是怎么搞的?”“祥云,什么時候到家?” 這是發(fā)生在“廣東騎車回貴州”微信群的一段小插曲。雖然祥云的家不在貴州,而是在四川,這并不妨礙他和車友們的感情。他是這個群里路途最遠的車友,他騎行了五天。1月24日中午,祥云才回到家。 這個19人的群,由90后小文創(chuàng)建,他在群里的昵稱是“東莞到凱里,小文”。群里的不少車友以這樣的方式標(biāo)簽著自己的名稱和家的方向。 早在2016年12月,小文就在網(wǎng)上發(fā)出召集令,征同伴從廣東騎摩托車回貴州。有不少人響應(yīng),聯(lián)系上了小文,相約年前一同出發(fā)。 “這是我第一次騎車回家過年,希望路上大家彼此有照應(yīng)。”小文在東莞打工,年前,他幫同鄉(xiāng)搶了5張車票,自己卻落單了。在打工之余,小文認識了一些玩越野車的朋友,自然而然地喜歡上了騎行,“買不起幾十萬元的SUV,就買了五六千元的越野摩托車。” 小文剛好打算把新買的愛車——一輛越野摩托車弄回家。春運期間,物流費也漲,他干脆就想騎車回家過年,還可以沿途賞風(fēng)景。 召集令發(fā)出去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待和準(zhǔn)備。頭盔、保護墊、修理工具等安全裝備是必需的。本來有幾位想加入騎車的網(wǎng)友,后來被小文拒絕了,原因是“他們沒有基本的設(shè)備”,小文擔(dān)心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也影響其他車友行程。畢竟大家回家過年都不容易,安全抵達最重要。 日行800公里跨省集合 跟小文同鄉(xiāng)的一個陌生小伙伴,知道小文計劃后,按捺不住興奮之情,毅然加入。小文的這位小伙伴在福建泉州打工,摩托車是他從老家?guī)С鰜淼,來年可能要換地方打工,他正想把摩托車運回家,不過還是沒有騎回家來得痛快。 1月19日,這位小伙伴從泉州騎行了800公里趕到東莞與小文會合,“很佩服他的毅力,一般一天騎400公里,他一天騎了800公里。” 按計劃,1月20日是騎行啟程回家的日子。前一天晚上,小文激動得失眠了,到了凌晨,他才入睡。清晨五六時他和小伙伴就出發(fā)。在虎門坐著輪渡經(jīng)廣州向四會方向騎行。車友來自廣東不同地區(qū),而回家的路線在四會重合,他們約好在四會相聚。 據(jù)小文統(tǒng)計,此次車隊有七八人,年齡跨度16歲~50多歲不等,“有打工的,有做生意的,但回家的方向是相同的。” 其中十六七歲的車友有兩位,是車隊中年齡最小的,老家在廣西,他們的回家之路也是騎行距離最短的。 祥云算是車隊里的“老司機”了,老家在四川,單程騎行距離大約2000公里,是最長的。“已經(jīng)騎車回家N次了,喜歡騎車回家的這種感覺。” 祥云說。 車隊開路的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車友,引路、開道駕輕就熟,中間還有一位車友居中聯(lián)絡(luò),“騎行路上信號不好,手機聯(lián)系不方便,對講機效果好。”車隊在出發(fā)前特意準(zhǔn)備了三臺對講機。小文騎行在車尾,他的車況不錯,馬力足夠,車隊有什么情況他都可以照應(yīng)。 第一天的行程天空放晴,除了兩位車友掉隊,沒什么大意外。車隊走的是廣東四會那段省道,車輛較多,小文和車友騎行在輔道上,沿途遇到很多騎行回家過年的車友。在休息站,小文向他們請教線路的規(guī)劃,調(diào)整優(yōu)化了線路。 在廣西賀州段往前幾十公里的位置,車隊在那停留了一夜。當(dāng)天,車隊走了400多公里,車友們累得不行,在酒店附近找了一家大排檔,大伙坐下,幾杯白酒下肚才稍稍緩過來,小文記得當(dāng)晚大家話不多,吃完后就洗洗睡了,連車都沒有檢修。 “掉鏈子”漂移迷路囧 疲憊與困意抵不過思鄉(xiāng)之情。第二天清晨5時許,車友們就陸續(xù)起床,吃過早飯,7時30分車隊就出發(fā)了。 急切之間,車友們再次與檢修車況擦肩而過,意外事故隨之而來。 小文還是走在車尾,騎著騎著,突然前面一輛摩托車車鏈斷了,好在車速不快,車友穩(wěn)住了車身,人沒有受傷。此時,車隊已開出了一段距離,小文獨木難支,無法將壞車拖行,“好在我那個同鄉(xiāng)小伙伴騎回來,幫忙把車拖行到修車店。”小文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回是導(dǎo)航出了問題,指引車隊走進了一條新修的道路,結(jié)果久久找不到重回原定路線的出口,車隊繞了兩個多小時才走出來。 隨后,又一輛摩托車的發(fā)動機出了狀況,發(fā)動不了。“還算幸運,推行了不遠距離就找到修理店,要不然就麻煩了。” 第二天的行程中,漓江是重要的一站。出發(fā)前,小文就計劃游玩。不過冬日的漓江是枯水期,沒有了往日的美景。他曾提議,繞著漓江騎行一圈,不過大家歸心似箭,響應(yīng)者寥寥,最后也作罷。有一位車友已經(jīng)30歲了,家里給他安排了相親,他必須趕回去。小文理解車友的顧慮。而祥云也希望盡早趕回去補辦身份證和駕照,不想耽誤時間。 車隊繼續(xù)出發(fā)了,當(dāng)天預(yù)計是在龍勝梯田住宿。在抵達前,有一段路的路面有些滑,山坡又陡,小文感覺到控制著摩托車的前輪,但后輪不聽指揮在滑行,他之前玩過漂移,順勢將摩托車漂移了一段。后來想起,他還心有余悸,“如果當(dāng)時失手出現(xiàn)意外,可能會連帶其他車出現(xiàn)事故。” 共同回家路溫暖陌生人 第三日的行程開始時,小文和部分車友原計劃想逛逛龍勝梯田美景,可惜當(dāng)天霧太大,還有路程遙遠的車友歸心似箭,看美景也臨時作罷。 過了龍勝梯田到三江縣一段的210國道,要騎行1000多公里的祥云轉(zhuǎn)道209國道與車隊分開,獨自前往四川。 另一頭,下午小文和其他回貴州的隊友則誤入了一段修路的道路,80公里的騎行就像夢魘一樣。道路狹窄,中間沒有分行線,一路都是泥巴路,有時道路兩旁就是陡崖。 小文和車友小心翼翼地前行,行車速度和自行車一樣,“一發(fā)現(xiàn)行李松了,要立馬停車下來綁好,否則可能造成后面車友出事故。”碎石、泥土、沙子伴隨著這80公里,這段路程也就這樣折磨著小文和車友。 等小文和車友走出這個修路段,大家一個個滿身滿臉粉塵,最真切的感覺是屁股疼,饑腸轆轆。 好在有一家小賣部。一桶泡面下肚,頓時幸福感洋溢,“以前我吃泡面會上火,但當(dāng)時感覺特別好吃。”小文說,吃完以后,大家又啟程。 而此時,小文離家已經(jīng)不遠。當(dāng)晚24時,小文看到了家的燈光。回到家的那刻,他完全放松下來,“到家了什么都不怕了。”此時,他的家人已經(jīng)入睡,鍋里放著給他和車友準(zhǔn)備好的晚飯。當(dāng)晚,兩個車友到小文家留宿。 第二天早上6時許,一位路途遙遠的車友就先行離開了,另一位車友因為太累睡到10時才起來,小文原本打算帶他看看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結(jié)果這位遵義的車友急著回家,沒來得及看就啟程離開。 完全放松下來的小文與家人、朋友當(dāng)晚喝了一頓酒,好好地睡了一覺。 1月24日,祥云終于騎行回到家。“一個人騎行有一點擔(dān)心,也很沒勁,只能悶著頭騎,到了一個好玩的地方也沒有人一起玩。”當(dāng)他途經(jīng)鳳凰古城,雖然美景在眼前,也只是獨自逛了一會就回去休息。因為家,還在前方。 回想這一路騎行,小文說,摩托車上的回家路,寄托了對家的思念,也正因為這段共同旅程,陌生的車友之間多了一份難得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