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第五季:爸爸去哪兒4期 禁煙教育宜早不宜遲
在近日召開的“保護青少年健康發(fā)展,呼吁全國無煙立法”的專家研討會上,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在全國各個省份中,青少年吸煙率幾乎都達到了10%;同時,鄉(xiāng)鎮(zhèn)吸煙比例最高,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男生。
青少年吸煙的危害毋庸置疑,無論對其身體健康還是健全人格的培育,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值得深思的是,促使青少年走上吸煙之路的原因是復雜的。青少年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同時又有較強的模仿欲望和能力,當身邊有人吸煙時,極易產生模仿心理;同時,當下大量影視劇中并不避諱吸煙鏡頭的出現,很多青少年自認為吸煙動作瀟灑,能顯示成熟,因此予以效仿進而走上吸煙之路。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自我解脫需求同樣不容小覷,當下社會和學校關于青少年禁煙的各類規(guī)章制度出臺不少,家長們也開始注重對孩子在這方面的管教。然而,禁煙的力度越大,屬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越嚴重,他們將違反吸煙禁令當作勇敢,很多人甚至將吸煙作為對抗家長、學校的手段。
因此,要真正實現青少年全面禁煙,一定要認識到,對青少年吸煙危害的相關教育越早越好。與其費盡心力讓他們“戒煙”,不如讓他們在尚未沾染煙癮之前自覺抵制與香煙的接觸。作為禁煙教育最直接的執(zhí)行者和主力軍,學校一定要擔負起禁煙教育的主要責任,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對青少年吸煙行為加以合理有效的干預。
需要注意的是,當下的相關宣傳工作主要體現在各類香煙制品包裝明顯的標志,以及設立相關“教育日”這類集中宣傳活動上。但吸煙是一個日常行為,在青少年周圍,無時無刻都可能出現吸煙的因素。因此,要注重培養(yǎng)他們辨別各類引誘因素的能力,真正做到自我排斥。
家庭、學校和社會還要提高創(chuàng)設“無煙環(huán)境”的認識。老師、家長的吸煙行為,會對青少年產生最直接的影響。老師、家長拒絕吸煙或者不在孩子面前吸煙,無疑會降低青少年嘗試吸煙的可能和最終的吸煙率。因此,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社會其他公共場所,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禁煙令”,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有效的戒煙場所及環(huán)境。同時,社會要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宏觀的控煙氛圍和環(huán)境,譬如推動對青少年吸煙行為單項立法,包括禁止煙草廣告,增加限制吸煙的場所等,減少和消除書籍、雜志、網絡、影視作品等媒體中的吸煙內容,注重加強對青少年售煙的立法限制(在網絡時代,尤其要注重切斷青少年網購香煙的渠道),真正實現由單向禁煙教育向全面禁煙生態(tài)建設的轉變。
|